生机我国调研行丨浙江衢州路里坑村:“不灭的窑火”燃出共富新景
日期: 2025-08-18 作者: 新闻动态
家家户户门前缤纷盆栽摇曳生姿,山腰面包房麦香四溢,三角形书房读书会济济一堂,咖啡店旁羊羔愉快奔驰……这一切,皆因一脉“窑火”串联成动听故事。
8月10日,科技日报记者随“生机我国调研行”浙江主题采访活动造访浙江衢州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。
从前,这儿因丰厚的石灰岩资源,成为家喻户晓的“石灰村”。那时,三衢山脚下百余座石灰窑日夜轰鸣,滚滚浓烟遮天蔽日,村庄被笼罩在一片暗淡之中。
跟着年代展开和环保认识增强,路里坑村认识到传统产业难以为继,决然踏上转型之路。2013年,常山县展开石灰职业专项整治,村里活跃做出呼应,关停了一切石灰窑。
随后,路里坑村安身本身优势,深挖文明与天然资源,让“窑火”以新形式重燃。在2021年,路里坑村敏锐地捕捉到村庄旅行的商机,与文旅企业携手组成村庄运营团队,依托丰厚的天然资源和深沉的文明根由,打造了一系列文旅交融项目。
11幢搁置农房被改形成“三衢诗集”精品民宿,天然溶洞成为溶洞天然餐厅,从前的猪栏摇身变为“三衢艺术馆”,馆内出现三衢山一带的神话传说、前史故事、风土人情,此外还配有艺术展览、戏曲扮演、文艺节目等一系列艺术展现活动。
沿着新修的600余米路途上山,半山腰的废旧羊棚通过精心改造,成了“羊棚咖啡”。今年春节,“面包窑”和“窑书房”正式开业,更是招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打卡。记者观赏时,“窑书房”里一场独具匠心的读书会正在温馨演出:作家、文学爱好者,乃至是小朋友均集合于此,打开心扉共享读书心得。透过天台的透明板,还能看到前史留传的矿石堆。
点上一杯咖啡,左手面包,右手书本,坐在窗前,尽享村庄的静美韶光。打造这一切的正是路里坑村开发人余家富,他在承受专访时,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他的规划理念,“面包是物质,书本是精力,面包会有的,美好也会有的”。
路里坑村不仅在文旅交融上大放异彩,还在“共富院子”项目上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。2023年,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联动,投入水库移民项目扶持资金117万元,依据乡民需求,为每一户院子规划安放适合植物,供给个性化规划和“一站究竟”服务。现在,村里295户院子完成了全掩盖,每平方米共富院子可获收益30元,每年为农户及村团体奉献收入60余万元。
“最初的窑火烧的是石灰石,给乡民带来了日子保证;现在咱们靠新的业态改造,招引游客,展开面包窑、咖啡店,这把新的窑火叙述的便是一种传承。”余家富说。
现在的路里坑村,窑火不灭,期望长存,正以簇新的姿势,向着共同富裕的方针大步跨进。